close

從產品計畫性拋棄論人類之永續發展

From an abandon product project view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uman

柯一青[1]

Ko, Yi-Ching

 

摘要

   隨著社會經濟環境的改變,量產設計的產品加上美國為主的國家藉由抵扣稅金的政策支持下,出現了計畫性拋棄(Project abandon)的現象。新的產品標榜著追求最新科技和時尚設計,將使消費者於原有產品尚未無法使用或者甚至尚未使用即遭拋棄。然而,量產本身就易造成環境資源的大量開發,而計畫性拋棄更易造成大量的廢棄物。在各國紛紛競相投入經濟成長的瘋狂競逐的同時,卻也因而衍生了生態環境的破壞以及社會發展的失衡。當現今全球在追求永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同時,除了對環境的保護外,更應重視資源的浪費及廢棄物的減量,該如何在經濟與環境共存的原則下,達到永續發展的目標,實為一重要的課題。

關鍵字:大量生產、組織創新、計畫性拋棄、永續發展

 

Abstract

As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environment change, the phenomenon of Project Abandon has appeared in Mass Production design products as many countries (mainly US) have set national policy support through tax deductible. The new products encourage the pursuit of the latest technology and fashion, will maybe lead the consumers not to use the existing products or even abandon their brand new products. The Mass Production itself causes a mass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and more likely to cause a huge amount of waste. At the same time that many countries are rushing to compete for the investments in economic growth, problems of social unbalance and ecological damages are appearing.

As the world pursue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esides the ecological protection, should also solve the problem of waste and resource reduction.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 right might be how to reach the go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keep in balance the economic and ecologic environment.

 

KeywordMass production,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Project abandon,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一、緒論

 

1-1研究動機

20世紀初期,福特(Henry Ford)發揚了量產的生產方式[2]大量生產之所以高效率最主要的原因是減少程序的浪費。量產的盛行下,產品價格取決於消費者的購買率,若消費速度趕不上生產速度,產品價格開始下跌,反之產品價格則不斷上漲。自由經濟市場造就了現代物質富裕的生活,但也促使社會發展成鼓勵快速消費及拋棄的型態,漸漸形成「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的拋棄型社會(Throw-Away Society)1950年代後商人普遍利用消費者心理,使消費者為追求更新更好的產品而自願選擇購買,這種消費建立在欲望上,而非需求。在這些因素下,產品尚未喪失功能甚至於未使用即被拋棄而成為廢棄物,造成可用資源之浪費,以及廢棄物之大量成長,久而久之成為永久性的環境破壞。然而,永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概念為近年來不斷受到重視的議題,永續發展是試圖建構在經濟發展(Economic development)、環境保護(Environmental protection)以及社會正義(Social justice)三大基礎上,人類必須尋求新的經濟發展模式,不因追求短期利益,而忽略長期永續的問題。人類在強調經濟發展的同時必須與地球環境的承載力取得協調,先行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和環境,而從前對環境資源採予取予求的觀念,而且在處理發展所面臨的問題同時還必須兼顧社會公理正義。這樣的觀念與現今消費市場及社會大眾已經習慣接受的計畫性拋棄現象(The phenomenon of planned obsolescence),非但不產生連結,更是背道而馳的。

工業化造成人口和財富的激增,地球自然資源(Natural resources)已漸無法滿足人類的需求,人與自然的矛盾更顯突出。本文擬從環境永續發展的概念去探討量產產品計畫性拋棄所產生的問題及優劣點,然而許多環境破壞已經無法回復,藉由社會脈絡等分析試圖提出永續平衡的策略與方法。

 

1-2研究目的

永續發展強調永續環境、永續社會與永續經濟三者兼顧,在臺灣永續發展下所強調之「治理」(Governance),其實都只是指國家機器(State apparatus[3]在經營管理其經濟、社會與環境資源時,以政治權力行使的方式與手段。然而在專業分工的科層制(Bureaucracy)下,並不易有整體的考量,通常只是被動的等到災害發生、民眾抗爭、民代質詢或者媒體渲染等因素才會「被迫」提出一些政策與法令。但經濟與環境永續的平衡是現代社會的一項重要而具挑戰性的課題,必須是每個公民都必須重視的問題,所有公民都有反對環境破壞的權利,並不能僅期待國家機器改革或改變。永續的問題在本質上,其涉及經濟、社會及設計等多種不同層面的問題,必須以整合型觀點考量相互影響因子。希望藉由以環境為主的整體思維,經由跨領域的思維整合探討問題。事實上人類從對產品或食品的功能性漸漸轉變成對於式樣及時髦的追求,這樣的轉變與社會脈絡(Social contex)[4]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並非單從產品或食品本身的分析可以得到答案的。研究此現象在知識獲取上必須打破原有知識分工產生的偏窄觀點,而回復知識原本的整體思考模式,才易得到客觀的結果。擬透過文獻檢證法分析現有大規模量產之出現契機及造成問題與應有的因應對策等加以研討與建議。

二、大量生產及計畫性拋棄策略發生的契機及社會脈絡

 

以設計史(The History of Design )的角度來看,人類自懂得使用石塊、獸骨及火之後,從遠古的石器時代到銅器時代即製造生活中所需用具,以目前的角度來看即是一種產品,從器具上雕繪的各種圖案來看,其實就是一種設計的概念,設計原本就並非指一定作品或樣式,不同圖騰可能也象徵著在族群間不同的階級與地位。而產品透過商業貿易行為後,賦予其經濟價值後即成商品。而設計(Design)一詞來自拉丁文disegno,在歐洲中古時代為貴族才能擁有具有設計的物品,在當時是對特定對象而設計。在德國,1945年以前工藝產品還不稱為設計,而稱為產品造形(Produk tgestaltung) 或工業塑形(Industrielle formgebung)30年代起,工業設計(Industrial design)一詞首先在美國開始普遍使用,而直到1957年世界工業設計協會聯合會的成立,工業設計才真正有了相對公認的定義(Thomas Hauffe;2010)。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World War II)的爆發,在戰時需求的刺激下,美國經濟才進入戰時繁榮階段。第二次世界大戰打斷了美國1937年開始的經濟危機週期[5]。也使的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得以壟斷資本創造財富。第二次世界大戰(World War II)結束後,美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sationNATO)和蘇聯(華沙公約組織)( Warsaw Treaty Organization)二者成為彼此對立的的勢力,並展開了長達46年的冷戰局勢(Cold war era),在經濟上美國實行自由主義經濟(Free Economy),蘇聯實行計畫主義經濟(Planned Economy)。各個歐洲大國的影響力在這個時期則逐漸下降。而為了面對戰爭所帶來的破壞,各個國家也開始為自身的產業推出振興經濟措施。此時的美國本土並未受到大規模的戰爭的侵襲與破壞,二次世界大戰到越戰結束,基礎建設已經完成,社會秩序及制度皆達一定的發展,家族與宗親為主的力量漸漸瓦解,此時大家庭結構也在轉變中發生結構鬆動的現象,家庭組織由複雜趨向簡單。使得消費者從從前具有較多收入或儲蓄的中年人,變成年輕人,此時的社會氛圍中年輕人受到流行文化的衝擊和引領,積極追求時尚的步伐,而形成一種新的社交型態,進而突顯自我的存在價值。當全球瀰漫在冷戰的氛圍當中,地球環境污染的議題並未受到國際間的注意,每個國家所關注的是彼此的政治經濟利益,東方與西方的對抗,讓世界處於緊張且動盪的狀態中,政治問題明顯超越其他問題的重要性。環境保護的問題只能算是低階政治(Low politics)中的一環,無人會去理睬。在此時一種以行銷為基礎的設計觀設計漸漸成型。

在這樣的社會經濟狀況下,年輕人成為產品行銷的對象,設計者再行針對消費者偏好(Consumer Preferences)進行調查、成本分析(Cost Analysis)與產品設計(Product design),時尚的造型與式樣漸漸的比產品本身的功能性受到重視,產品的獨具時尚感與設計風格,成為品牌的最重要主要展現,此時商標索隱含的意義已經漸漸改變。然而時尚(Fashion)就是在特定時段內率先由少數人實驗、預認為後來將為社會大衆所崇尚和仿效的生活樣式。簡單地說,時尚就是時間崇尚的相加(潘洪生;2011)。所以這些產品設計時即已隱藏了一段時間後將會被另一種時尚所取代的意涵,也就是有計畫性的拋棄。在這此時大量生產已經成為工業設計的主軸。生產線工具機的發展,透過採用標準部件和廣泛的分工,用以降低成本生產大量產品。這時昔日傳統倚賴大量人工的手工式生產已被機械式生產取代。在此發展下同樣產品因為品牌的不同而同時大量生產,許多國家紛紛到美國觀摩令福特致富的生產線和大量生產方式[6],大量生產就這樣在全球蔓延開來。在大量生產產品後一段時間發表更新穎更時尚的產品,造成了消費者大量的拋棄舊有產品,最後造成資源浪費及環境污染的丟棄文化。

 

、資源浪費及環境污染

 

從人類心態來分析,過去人類為求經濟之成長,衍生出人類中心主義(Anthropocentrism)將人類置於一個中心位置,或者根本將人類看做是全球最重要的生物,將其他生物或非生物視為人類的附屬品。然而生命中心主義(Egalitarian biocentrism)論述的出現,主要是反對只關心人類的論述,認為自然環境的存在目的並非如人類中心主義所主張的僅供給人類的使用,它強調自然界所有生命有其內在價值(Intrinsic value)。在環境倫理的觀點上,生命中心主義將環境以及所有非人生物,都放置在與人類同等的倫理位置,但是生命中心主義僅將焦點放在個別生物,把關注的層面自人類本身提升自非人類其他生物,但仍不包含非生物及其他資源,僅在意動物權(Animal rights)的伸張。故在親成長的環境氛圍下,人類為求更多的經濟利益下,環境資源仍不斷的被開採,在生長環境被破壞的同時,所有生物及非生物都會受到影響。

以社會經濟結構來看,工業化改變了原有的經濟發展模式,工業革命(Industrial revolution)指資本主義(Capitalism)工業化的早期歷程,即資本主義生產完成了從工廠手工業邁向機器大工業過渡的階段。工業革命是以機器取代人力,以大規模工廠化生產取代個體工場手工生產的一場生產與科技革命一般稱這個時代為「機器時代」。在瓦特[7]改良蒸汽機之前,生產所需動力大都依靠人力和畜力。隨著蒸汽機的發明和改進,工廠不再依河或溪流而建,以前依賴人力與手工完成的工作被機械化生產取代。把人類推向了嶄新的蒸汽時代。因機械時代的來臨,逐漸改變人類原有的生活模式,當所有產品成為機械化的產物時產量增多,產量增多就必須透過消費達到產品的流通,資本主義便在此出現了發展的契機。因此大眾的思維漸漸只看到價格而忽視產品的價值。造成拋棄浪費,因而形成拋棄型社會[8]20世紀的大量生產及消費與計畫性拋棄現象[9],似乎已經成為一個國家經濟起飛特色,然而此市場運轉現象,雖可看到短期的經濟成長,但卻忽略在追求經濟成長忽略環境生態保護,大量生產造成的浪費資源及排出無法處理之廢棄物,再加上計畫性拋棄的丟棄,將導致地球環境破壞及資源耗盡危機,甚至威脅人類及其他物種與非生物的生存。這種現象在全球化(globalization)以後更加的嚴重,商品的一體化是全球化的一大特徵,為製造更多的商品,大量工廠的建立也是必需的。世界各地工廠數量增加,在中國大陸更為顯而易見[10],全球化的商品一體化令工廠增加,自然間接對環境造成影響,如加劇溫室氣體的排放量,繼而惡化全球暖化(Global warming),高壓電力設備的設置,造成的景觀破壞,甚至影響自然生物之棲息地等等。全球化也讓就地取材觀念消失,各地的資源都可藉由運輸工具傳達到世界各地,從產地運輸物資到其他地方,就是在增加碳足跡(Carbon footprint)。在全球化的架構之下,國家的界線正逐漸消失,一個國家的環境污染及破壞環境的舉動都將波及鄰近國家或全球。因此,環保問題在全球化的時代中,不單單是個別國家的問題,也是全球性的問題。有些人認為以人類的才智與科技的發展,足可以發展出新的能源,以取代目前的石化能源,即使如此遺留下來的污染和高速增長的廢棄物,仍將是不可解的難題,其中還包括輸出污染廢物到落後國家或地區等的違反環境正義(Environmental Justice),的方式。然而,除非全球的終極目標是用盡地球資源後便捨棄之,再進行星際殖民政策,否則人類仍會持續犧牲了後代子孫及其他生物的可用資源和生存質素等,然而星際移民畢竟現今仍只是個夢想,也是個不負責任的想法,全球都有必要認真地面對地球資源有限,永續發展艱難的問題。

 

 

 

 

 

 

 

   3-1大量生產及拋棄造成污染簡圗

 

   換言之,大量生產及計畫性拋棄所產生的環境問題,人類都有必要正視並且試圖重整人類的生活方式和人與自然、大自然和一切物種之間的關係。即人類對生命價值的新反省和重整與環境倫理(Environmental Ethics)的反省。在此時永續發展的理念卻不斷地通過各種國際公約的形式,如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生物多樣化公約、保護臭氧層的各種相的條約或協定等,以促使各國在國際經濟與生產貿易中產生一種共識和公共的國際約束力,對於人類來說,社會經濟的生長發展可說是現代化所追求的一個基本目標,現代化國家正是由經濟成長,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各種用品不斷更新、增加、品質提升等作為指標。但是大量的社經研究和資源數據都顯示出,以人類在過去五十年的生活方式所消耗的地球資源的數量來計算,不出百年所有重要的傳統能源(基本上是地球千億年來所累積的石化燃料)和許多重要而不可重生的資源等都將耗盡[11],而遺留的是無可清理的、無窮的人為廢料和污染物品(李瑞全;2010)

 有鑑於此,改變傳統生產及消費觀念是絕對必要的,由人類最根本的生產及消費行為,落實綠色概念並廣泛考量每一環節。而永續發展理論的崛起有其脈絡,更因而給予人類後續發展新的目標與觀念。

 

四、永續發展理論的崛起

 

工業發展後造成的環境破壞其實很早就已經出現,公害的出現漸漸改變人類把自然資本(Natural Capital)當成永不空乏的倉庫及把環境當成沒有容量的垃圾桶的觀念。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19521259發生在倫敦的一次嚴重大氣污染事件。這次事件造成多達12000人因為空氣污染而喪生,並推動了英國環境保護立法的進程。1943年,洛杉磯已經有250萬輛各種型號的汽車,每天消耗1600萬升汽油,由於汽車汽化器的汽化率低,每天有1000多噸碳氫化合物進入大氣。研究證明,汽車排氣管所產生的廢氣比工業廢氣更能直接導致光化學污染。195212月和19559月發生的兩起較為嚴重的污染事件中,死亡達800多人。然而這些只是環境污染事件中的冰山一角,真正永續發展受到重視要在1992年地球高峰會議後。

環境正義(Environmental Justice)論述的崛起,亦為環境受到重視的開端,環境正義論述根據簡明牛津字典的解釋,正義是指「以一個適合的(Calculated)方式,公平地(Fairly)、適宜地對待他人」(楊秉煌;2000)。根據當代最重要的哲學家John Rawls在其正義論(Theory of justice)一書指出[12],正義的兩個原則: 1.每個人所擁有的最大基本自由權利均等。2.機會均等。並強調『差異原則』:處境最不利的成員能夠獲得最大的利益。(林火旺;1998)。廣泛的環境正義可以定義為:人類不分世代、種族、文化、性別或經濟、社會地位均同等享有安全、健康以及永續性環境之權利,而且任何人無權破壞或妨礙這種環境權利(彭國棟;1999)。違反環境正義範例:1984年,美國學者Bullard的研究發現:在休斯頓市,八座焚化爐中有六座位於以非洲裔美人為主的社區(紀駿傑;1996)。在1980年代末期,Bullard的研究發現:美國南方所有的有毒廢物處理容量中,有63%是在黑人社區,而黑人在南方只佔總人口的約20%。就全國而言,五個最大的商業有毒廢物處理場中,有三個是座落在以黑人及拉丁裔人為主的社區(紀駿傑;1996)。1995年,根據MohsiBryant的研究報告中,在1971年~1992年間15個個案研究中發現:環境危害分佈具有種族及貧窮形式(魏瀅珊;2000)。

環境不正義產生的原因:1.在政府的觀念裡,是為追求大多數人的利益與幸福為主。2.Coase的財產權理論[13] =>外部成本(External cost)未被內部化[14]3. 「最小抵抗路徑」(Least resistance path) [15]。國內環境不正義案例例如蘭嶼核廢料貯放問題及台塑汞污泥事件與桃園南區焚化場事件等。19世紀末,主流的環境保護運動的焦點是野生動物保護及自然資源保護1960年代,開始有反污染的環境運動。1970年代,有一批為有色人種及貧窮社區的人們,批判主流環境運動沒有體認到弱勢族群正遭受不公平待遇的事實,於是興起了環境正義運動,也成為永續發展重要的理念之一[16]

永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一詞最早是由國際自然和自然資源保護聯盟、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及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三個國際保育組織在1980年出版的世界自然保育方案報告中提出。在同年三月的聯合國大會也向全球發出呼籲:必須研究自然的、社會的、生態的、經濟的以及利用自然資源體系中的基本關係,確保全球的永續發展[17](盧誌銘和黃啟峰;1995)。

1992年,在巴西里約召開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UNCED)(又稱地球高峰會議),會議中通過三項決議,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21世紀議程及里約宣言,其中21世紀議程是供全人類從1993年至2000年間和以後年代,人類實地執行永續發展的工作藍圖,包含全球性社會經濟問題、資源的保育與管理、各主要團體的角色貢獻及實施方案等四大部分。

巴西里約會後聯合國為有效監督管理各國執行21世紀議程之進展,於是在1993 2月成立了聯合國永續發展委員會(UNCSD),並召開永續發展委員會的組織會議。此後便確立了永續發展委員會為各國21世紀議程履行的監督機構,各國應在以後的永續發展委員會會議中提出對21世紀議程的執行狀況備供監督俾據以檢討改建。

國際永續發展的歷程要點

(一)           1972年在斯德哥爾摩提出人類環境大會宣言[18]

(二)           1980年代,國際間提出我們只有一個地球的地球村(Global village)概念。

(三)           1986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 WCED)提出「我們共同的未來」(Our Common Future )

(四)           1987Brundtland[19]報告,提出永續發展的概念,強調代際公平(正義)的理念[20]

(五)           1992年地球高峰會,發表裡約環境和發展宣言,並提出21世紀議程(Agenda 21)。

(六)           1996年全球城市高峰會,針對全球都市危機,謀求可行行動及對策,以促使全球達到健康、安全、平等及永續四大目標。

(七)           2002年世界永續發展高峰會議(WSSD plan of Implementation)提出五大優先之議題:水資源、能源、人類健康、農業與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ty)[21]

永續發展的定義:最被廣泛引用及被官方採用的,即是1987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世界委員會(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WCED) 在《我們共同的未來》報告中所提出的定義:一個滿足目前的需要,而不危害未來世代滿足其需要之能力的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22]

Hauff[23]提出了永續發展包含了兩個重要的核心意義。需要這層意義,特別是世界上貧窮者的需要,應列為最優先的考慮事項為技術現況與社會組織(Social organization)對於滿足目前與未來需要的環境能力加諸了限制及要確保世代間的公平性,並使世界上資源的使用能重新分配給貧窮者。另一方面,由於全球化石能源及其它資源的過度使用,以及環境壓力的不當處理,導致人類賴以維生的資源加速耗竭,生態環境不斷惡化,已經逐漸威脅人類的生存。如何透過土地倫理(A Land Ethic)與生態智慧的重構,進而重建與自然環境共生(Environment Symbiosis)的經濟體系及文化生產(Cultural production),參與經營並且成為土地的守護者,這是未來必須努力的方向。

永續發展是建構在經濟發展、環境保護以及社會正義三大基礎上,必須尋求新的經濟發展模式,不因為追求短期利益,而忽略長期永續強調經濟發展的同時必須與地球環境的承載力取得協調,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和環境,而非對環境資源予取予求,而且在發展的同時還必須兼顧社會公理正義。因此,要在看似衝突的經濟、環境以及社會的三個面向上尋求動態永續的平衡,使人類能夠永續發展。應從「從搖籃到墳墓」(Cradle to Grave)改採「從搖籃到搖籃」(Cradle to Cradle)[24]的工業產銷、回收模式。產品設計應優先考慮「綠色設計」外,同時也要「綠色生產」、「綠色行銷」,最後「綠色消費」、「綠色減廢」,形成一個完整的循環,無論原料、材質、生產及行銷方式,都要永續思考,讓地球資源做最有效率之運用。建立永續循環型社會之願景,達到推動綠色消費(Refuse)、抑制廢棄物產生(Reduce)、促進再使用(Reuse)、促進再生利用(Regeneration)、進行能源回收(Recovery)、循環資源和再生品之利用(Recycling),以及確保無法再循環之產品最適處置等。以抑制自然資源之消耗及儘可能地降低環境負荷。

 

4-1 循環型社會

資料來源:http://www.mes.co.jp/gpw/biomass/images/chap03_il002.jpg

 

伍、結論與分析

 

20世紀西方發展模式成為主流,也影響了全球的發展,全球化後世界商品正無時無刻以無法阻擋的方式成長,大量生產所給予的工作機會、經濟效益及生活樂趣,讓人沉溺於實質利益的享受並以消費數量來衡量生活水平,卻忽略了將面臨的原料短缺、環境污染、及資源浪費等問題。所以消費文化就從所有日常用品到建築都可明顯可見,除了是人類偏好的展現亦為其欲取得的社會地位或某種優越感與意義,現代人追求新穎的消費模式其實是為了結合大眾的認同感,或者是自己所期望而消費。廠商透過設計與媒介,將產品的特定象徵及符號包裝,引發消費者的欲望,然而需求並不一定是消費者對商品本身功能的需求,Allison and Uhl(1964)曾經作過一項有趣實驗,由被蒙住眼睛之試飲者辨識啤酒之種類與品牌,得到研究結論:「一般而言,參與者無法辨識不同品牌之間的口味差異,但是啤酒商標及因而產生的聯想,顯然會影響評價」。由此可知,現在的消費者通常會根據對品牌之聯想形象影響其購買決策。要解決大量生產的資源浪費及計畫性拋棄所產生的廢棄物大增,還需改變消費者本身的消費型態,並加強環境教育,以下為分析建議的改善策略。

(一)           彈性的消費方式:正在崛起,消費者以隨用隨付費(pay as you live)的消費方式取代購買商品。有別一般購物方式,應可改善大量生產、大量消費的經濟型態,並能減少能資源浪費及廢棄物減量[25]。一種按用量計費,強調使用多少,付費多少的原則,並且強調資源分享的概念。pay as you live的消費模式,提供消費者毋須花大錢即可使用商品之管道,並且提升物品之使用率,避免資源浪費。長遠來看對改善資源浪費及廢棄物增加應有效益。

(二)           消費綠思維:現今由時尚流行所主導的消費市場,永遠會有只是因為不流行了而淘汰的衣物或產品,雖然跟隨時尚在現代社會自有其意義,但是仍可以在質量上為自己做選擇,學習一種「適可而止」的消費哲學,消費者在消費時必須先考量到環境責任的部分、生態足跡(Ecological footprint)及碳足跡(Carbon footprint),並盡量以產品升級的方式取代產品的汰換。

(三)           綠色設計(Green design)及可持續性(Sustainability)在產品的「出生」之前,已預想其「壽終正寢」之後,整個產品的「生命週期」要如何減低對自然環境的衝擊所做的全盤考量,這便是「綠色設計」的精神。一般而言,綠色設計或環境化設計(Designfor Environment)的說法在美國與日本較常使用,而歐洲國家則大都慣用生態化設計(Eco-Design)一詞,名稱雖有異,其基本內涵大致相同。開始設計時便採用環保的概念,減量(Reduce)、再使用(Reuse)和原料回收(Recycle),正是綠色設計的「三R守則」,所謂回收並非指「降級回收」(Down cycling),是指做到升級回收(Upcycling),回收必須是廠商生產時即需考慮的責任。事實上,與其在生產末端耗費時間精力在減少廢料、污染和處理回收物,不如在源頭規劃設計階段就作好準備,所有設計者都必須具備整卻的環保觀念。然而可持續性可以指很多事情,它可以同時是一個想法,一個性質的生活系統,生產方法,或一種生活方式。可持續性的意思指的是對於可以展延現有狀態的一種選擇性,是對於未來狀態的一種期望,沒有任何必然發生的肯定性。在臺灣將可持續性翻成永續,所謂的永續設計是對產品與系統的設計開發,有著廣泛全面性地思考,從環境面開始,延伸實行到社會與經濟層面,符合綠色製造的標準。

(四)           就地取材的觀念於文化創意產業:在全球化之後為了經濟效益等因素,就地取材觀念漸漸的消失,使用在地的材料除避免材料運輸造成的污染外,更可復甦在地產業及增加在地就業機會等好處,事實上就地取材的作法,更符合了節能減炭的現代環保觀念。以新地方文化產業的力量,創造或創新在地化文化產業(Local Cultural Industry)的實踐需要策略與方法。但若在缺乏社區人心凝聚的情況下,社區則易被外來商業行為而破壞,甚至原有住民漸漸的離開,變成充斥外來投資客的商圈。故地化文化創意產業並非仿效即可,如以制式化複製方式推動並未能進入人的改造及聯繫,反而太過著重於經濟發展取向(City Development Incentive Approach)。居民在社區在地化文化圈(Cultural circle)裡的角色,也該更積極建立起自己社區文化特色,雖同樣是以聚集產業引入經濟及商業活動,在自主社區的基礎中,將會有著不同實踐意義。缺少社區的基礎下,就易隨著政經社會的變遷而頹敗,在地文化也易被仿效或替代,故社區總體營造(Community Building)的理念仍需建立,首先建立社區意識(Community consciousness)繼而參與政府所執行的公共政策(Public policy),所謂的參與應為人將自己的身體體驗整個環境,並提出建議的參與式設計(Participatory design),故民眾參與與社區營造仍為永續發展中十分重要的一環。

(五)           大的系統規劃回到小的系統規劃:全球化後,所有環境的資源及開發規劃越來越大,包括用水用電等一切的系統也規劃的越來越大,連同廠房也變成世界級規模的大廠。然而,從前小系統的規劃其實才是最具生態觀念的,除了所有資源運輸距離變短,更可使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距離更加的緊密。小區域的規劃所生產的東西要實用且具可回收性,倘若仍有廢棄物,就必須可在系統內處理掉,不然就是可具循環率。小系統的規劃較易處理氣候造成的問題,以自然的方式融合氣候造成的問題,現代化後人類都依賴機械,微氣候的控制都在室內,把冷氣打開、外面環境就變壞。在小系統中較易了解環境生命週期,以可清楚怎樣的設備產品或設施會花費多少生態成本。另外在灰色的建築物興建前,應先建立起綠色基盤設施系統,綠色基盤的概念包含生態廊道、綠色通道、環境廊道、生態網路及綠色交通運輸系統等。這些就是小系統的觀念,現今只有大型開發案才必須環境影響評估的觀念應改變。

(六)           綜上所述,上述策略及分析都必須建立在正確的環境觀念下,故環境教育十分的重要。根據環境意識調查,超過半數(54.0%)的民眾不贊成「為了臺灣的整體發展,少數人居住的自然環境可以被犧牲」卻有四分之三(75.7%)的受訪者同意「即使美濃人反對,為了南部地區的供水問題,政府有權興建美濃水庫」。五分之四的民眾(81.8%)表示「把大部分垃圾掩埋場與焚化爐蓋在貧窮社區附近是不公平的」卻又有超過半數(55.5%)的受訪者贊成「將核廢料運往北韓或中國大陸儲存」。「不論我們對環境造成如何的影響,下一代都可以用現代科技解決」有四分之三(75.9%)的受訪者反對,卻又有五分之四(79.4%)的受訪者認為,「科技是我們未來最大的希望」(魏瀅珊;2000 )。顯然臺灣人在永續環境發展的意識中仍然是模糊的,臺灣的整體地方的發展大都還是看到的只是短暫的「錢景」而非「前景」,就像看見臺灣紀錄片所說的:臺灣人最大的問題就是「假裝沒看見」,所以在臺灣仍然必須再教育與加強環保意識。

(七)            

(八)           參考文獻

(九)            

(十)           Allison, R. I. & Uhl, K.P. (1964). Influence of beer brand identification on taste percep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3), 36-39. Cardello, A. V. & Sawyer F. M.

(十一)   Allison, R. I. & Uhl, K.P. (1964). Influence of beer brand identification on taste percep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3), 36-39.

(十二)   Bullard, Robert. 1990.Dumping in Dixie: Race, Class,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 Boulder: Westview.

(十三)   林火旺,1998,「族群差異與社會正義,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臺北。

(十四)   李永展,2003,「永續發展-大地反撲的省思」,巨流圖書出版社,臺北。

(十五)   李永展,2004,「永續發展策略」,詹氏書局,臺北。

(十六)   李瑞全,2010,「綠色管理之哲學省思」,個人網站教學資料,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桃園。

(十七)   任麗萍,2005,環境倫理與可持續發展,溫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5期第1卷,第73-77頁。

(十八)   武漢大學經濟系北美經濟研究室編,1976,「戰後美國經濟危機《壹》」,人民出版社,第1版,中國武漢。

(十九)   張益誠,2001,「應用因子分析方法為臺灣地區建構永續發展趨勢評估指標系統」,國立臺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臺北。

(二十)   潘洪生,2011,「如何成為時尚女人」,中國經濟出版社,中國。

(二十一)   湯馬士.豪菲,2010,「設計小史」,臉譜文化出版社,臺北。

湯志民,2003,「學校建築與校園規



[1]中原大學設計學學位學程博士班 博士生(Chung Yuan Christian University Design School PhD doctoral degree programs)

 

[2]Henry Ford是美國汽車工程師與企業家,福特汽車公司的建立者。是世界上第一位將裝配線概念實際應用而獲得成功者,並且以這種方式讓汽車在美國普及化。它不但革命了工業生產方式,而且對現代社會和文化起了巨大的影響。

[3]依照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解釋,統治階級必須建立一整套法律、制度、執行機構,並依賴於這些法律、制度和執行機構才能實現對被統治階級的統治。

[4]社會科學中常提到的的是『脈絡』或『社會脈絡』,其實所指的就是社會的各個動態或靜態的層面、事件、現象或活動。

[5]參閱戰後美國經濟危機《壹》,武漢大學經濟系北美經濟研究室編,人民出版社1976年3月第1版。

[6] 20世紀初,美國人亨利.福特首先採用了流水線生產方法,每個汽車底盤的裝配時間從12小時28分縮短到1小時33分。

[7]詹姆斯·瓦特(James Watt),英國皇家學會院士,愛丁堡皇家學會院士,是蘇格蘭著名的發明家和機械工程師。他改良了紐科門蒸汽機,奠定了工業革命的重要基礎,是工業革命時的重要人物。

[8]拋棄型社會是由托勒夫提出來的,是指人們被消費主義深刻影響的社會。這個詞彙意在批評人們過度消費和過度生產一次性或者短命的產品的行為。

[9]有計劃的淘汰,是在20世紀20年代和20世紀30年代大批量生產開始流行時開發的製造理念。其目標是使產品或零件隨著使用次數的增多或者超過一定期限後被淘汰或者不令人滿意。廢物製造商(The Waste Makers)的作者樊思‧派卡德(Vance Packard),稱這是「商業系統性地努力把我們變成浪費的、債務纏身的、永久不滿足的人。」。

[10]在全球化的機遇下,加上自身地租與工資便宜,成為了各國的工廠建立之地,所以中國又稱為「世界工廠」。

[11] 1970S年代中東地區生產石油的國家聯合發布禁運,造成經濟、工業、生活等之衝擊,也造就能源意識的覺醒,漸漸發展成環保意識。

[12]約翰·羅爾斯(John Rawls)是一位美國政治哲學家、倫理學家。他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哲學博士,曾在哈佛大學擔任哲學教授,著有《正義論》(1971)、《政治自由主義》、《作為公平的正義:正義新論》、《萬民法》等名著,是20世紀英語世界最著名的政治哲學家之一。

[13]寇斯定理的政策意義是,政府制訂各種法律與制度時,應盡量去除會妨礙私人協商的各種障礙,並且不要增設有礙協商的障礙,以降低交易成本,這就是應然的寇斯定理(normative Coase Theorem )。

[14]通常,內部成本是產品完成前與過程中必須具備的成本,如材料、生產機具、人力,因此,任何廠商或國家,想要獲得收益,這些成本是絕對不可省略,廠商會投入更多的成本與關注,來尋找新的技術,改善流程並提高效能。而外部成本,如以鋼鐵廠的例子,廢棄物是生產成本的一部份,但是卻不是產品完成前的必要成本,是產品完成後的廢料,是廠商的負擔,所以是廢棄物。處理這些廢棄物還需要投入成本,這部分的成本投入,已經是在產品製造程式之外;又如勞工福利,好的勞工福利與普通的勞工福利並不能明顯的反映在產品的品質與價格上,聘僱薪資只有成人一半不到的童工來處理生產T恤過程中的非技術性(如推材料搬運推車)的工作,並不會影響到T恤的品質與時效,但成本的最小化顯而易見。但是,所產生的外部成本(如休閒旅館的景觀破壞、社會人口中學齡兒童的失學)就是整個社會環境要來承擔的。

[15]廢棄物的製造者依循「最小抵抗路徑」(Least resistance path)的原則,將廢棄物丟棄在特定地點及特定人群的生活領域。這些最小抵抗的特定地點,一般便是地理及文化上的偏遠地區,而特定人群當然就是弱勢族群與貧窮社區。

[16]1970年愛河事件為契機,多項調查顯示:鄰避(NIMBY)設施的空間分佈和弱勢族群社區有高度相關—環境種族主義。1991年由美國聯合基督教會種族正義委員會(UCCRJ)主動「有色人種環境高峰會議」,共同發表了有17條文的「環境正義章則」,關鍵詞包括了:神聖地母、環境權、反歧視、永續地球、反核、環境自決、無毒家園、環境正義之賠償、原住民自尊、反對「實驗白老鼠」及綠色消費等。目前美國約有20項法律已加入「環境正義條款」。

[17]1987年出版了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這本報告成為了永續發展最重要的聲明陳述。

[18]各國政府共同討論當代環境問題,探討保護全球環境的策略。會中通過「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宣言 (Declaration of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Human Environment)」,簡稱「人類環境宣言」,又稱做「斯德哥爾摩宣言 (Stockholm Declaration on the Human Environment)」。宣言分為共同觀點及共同原則兩部分。共同觀點共7條,敘述對環境問題的看法和態度;共同原則共26條,規範保護環境,特別是保護自然資源的要求。此宣言不僅是維護和改善人類生存環境的綱領性文件,同時反映世界各國人民,特別是第三世界人民改善和保護人類環境的強烈願望和主張。

[19]聯合國布倫特蘭委員會(Brundtland Commission)

[20]42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正式定義永續發展系指滿足當代的需要,同時不損及後代子孫滿足其需求的發展。

[21]參閱http://apecenergy.tier.org.tw/energy4/uncsd.asp。能源國際合作資訊網。

[23]尼爾克•豪夫是德國永續發展委員會主席。

[24]從搖籃到搖籃: 綠色經濟的設計提案,也就是再生的概念,作者:威廉.麥唐諾、麥克.布朗嘉。

[25]根據提供pay as you live服務之企業-Zipcar研究指出,與去年相比,約有20%的55歲以下之消費者轉向選擇這類的彈性消費方式。此外,Zipcar估計於英國pay as you live之市場價值超過22億英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egreen 的頭像
    kegreen

    kegreen的部落格

    kegr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