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瑞芳鎮猴硐煤礦文化產業環境發展經營分析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of Coal Mine Cultural Industry in Houtong, Ruei Fang

                                                                          柯一青*            姜正邦**

                     Ko Yii-Ching   Jiang Zheng-bang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工程師(華梵大學建築學系碩士)*

   世新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

Engineer, Taipei City Hospital (MA,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Huafan University)*

MA,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hih Shin University**

 

             摘要

瑞芳鎮猴硐地區位於基隆河上游狹長的河谷之中,早期是臺灣北部煤礦之生產中心,當時主要的社會結構(Social Structure)仍是傳統的農業社會,人民平均所得偏低,礦工的豐沃薪資吸引了許多外地人來此地討生活,山區及礦區附近聚集了相當多的新移民,但在經歷幾次嚴重的礦場災變、礦脈漸漸短缺及礦業造成的重度污染等因素,礦業終於漸漸沒落終至停止開採,而原本屬於這裡的各種產業也因而逐漸外移。現在猴硐所擁有的,是種特有的平淡與平靜,走在街道中,隨處可見皆是珍貴的歷史建物及文化遺產,它們將為後人見證猴硐地區的歷史。

近年來懷舊觀光旅遊逐漸盛行,吸引許多民眾前往已遭遺忘的地區遊玩,雖然懷舊風將帶給地區帶來頗大的觀光商機,但亦對整體生活品質與環境生態帶來重大的衝擊,九份即為令人省思的例子,過度的繁榮及都市化卻使金九地區失去了原貌,當大家討論猴硐未來的發展的同時,原本已退出猴硐的瑞三礦業及地方政府,試圖以猴硐煤礦博物館的興建及礦工生態園區再度振興這裡的經濟,猴硐人自主展現與政府+地方派系的經濟考量,成為最大的對比。事實上,空間除實質空間外,仍有異質空間(Heterotopia)及空間表徵(Space of Representation)

Kevin Lynch的都市意象(The Image of The City)強調環境的歷史要素及歷史的回憶,也就是場所感(Sense of Place)、認知(Identity)、方向感(Orientation)與環境的吸引力(Attraction),故除一般分析外更需深入的體驗。本文試著作此區域的空間轉變做深遂分析,期望藉由空間形成的歷史脈落,追尋猴硐工業遺產空間的新定位及文化產業發展的新方向。

 

關鍵字:社會結構、實質空間、異質空間、空間表徵

 

 

 

Abstract

 

Houtong is located in the narrow and long valley along the upstream Keelung River in Ruei Fang. In an early period, Houtong was the manufacturing center of coal mine in North Taiwan. The social structure was mainly established on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at that time. People’s average income was low. The high wages for miners attracted many aliens to come here for making a living. There were many new immigrants gathering in the neighborhood of the mountain and mining areas. However, several devastating mining disasters, gradual shortage of coal mine resources and serious mining pollution led to the decline of the industry. Finally, mining was stopped. Various industries originally surviving here thus gradually moved out. What Houtong possesses now is unique calmness and tranquility. While walking down the streets, people can see precious historical architecture and cultural heritage everywhere. The heritage has witnessed the history of Houtong area for future generations.  

 

In recent years, the tours which retrospect to the good old times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popular. Many people are attracted to visit the areas which have long been forgotten. Though such tours have created great business opportunities in tourism, significant impacts have also been brought to the overall quality of life an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hiufen is a good example of this. Excessive prosperous development and urbanization have deprived Chin Kua Shih and Chiu Fen areas of their primitive appearance. While we are discussing about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Houtong, Ruei San Mining Corporation which moved out Houtong long time ago and the local government are trying to build up Houtong Coal Mine Museum and Miner Ecological Park for the purpose of reviving the economy at this place. The autonomous performance presented by Houtong people forms a great contrast to the economic considerations taken by the government and local factions. As a matter of fact, in addition to real space, there are Heterotopia and Space of Representation. The image of the city proposed by Kevin Lynch emphasized on the historical elements in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historical memories, that is, sense of place, identity, orientation and environmental attraction. Therefore, it requires in-depth experience further than general analysis. This paper intends to make an in-depth analysis on the space transformation of this area. It is expected that the historical traces formed by the space will lead us to seek for the new position of the space legacy left by the mining industry and the new direc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y in Houtong.

Keywords: social structure, real space, heterotopia, space of representation.

 

壹、          人煙稀少的猴洞

   猴硐地區在臺灣的東北角,位於北緯約為25度05’,東經121度49’,地理上屬丘陵地,基隆河上游西岸狹長的河谷之中。標高在75公尺及250公尺之間,這裡有著獨特的天然資產,巨石嶙洵橫生與山嵐、河流和樹木,每天變化的山嵐及氣候,此地原本為多為猿猴所居住,故名為猴洞。最初只有劉姓、呂姓及簡姓五戶人家在此地作山林墾伐,故在「猴洞」的時期這裡只是一個居民稀疏的山間聚落。這裡夏季炎熱冬季酷寒,雨量豐沛,影響了猴硐早期石屋厚實結構及東西座向的排列方式,但在鐵道未完成前步行往宜蘭(淡蘭古道)開墾必經之地,但常有盜匪出沒及糾紛,在日治初期猴硐地區有零星採礦的開始開始了輕便鐵軌的出現,除運煤外也供載貨載客使用,這就是初期猴硐地區的整體空間型態。

貳、礦業興起及鐵道串聯的猴硐空間的轉變

臺灣在日治初期以農業為基礎,直到日治末期開始了臺灣工業的發展。1918年,臺灣正值日治時期,因當地居民以採礦維生,為求吉利,不喜歡礦坑洞裡有水,而將猴洞改名「猴硐」(黃福其,2008)。日商三井公司成立基隆炭礦株式會社後,到處收購小礦場予以大加建設成臺灣全島之首礦。當時李建興在這個公司充當包商承包工作,一面擴展包商業務並自營官真林、白石腳、同芳、大豐、德成及德和等礦。大正9年(1920) 1月27日,瑞芳至猴硐鐵路開通,猴硐成為步行前往宜蘭的起點站,猴硐除礦工外則增加了旅人但僅在這兩年。1922年三貂嶺隧道貫通,猴硐失去中繼的功能,但也因鐵道的通車使煤礦運送更加方便,造就了日後猴硐成為全臺煤產量最大的契機。1930年李氏由平溪遷至瑞芳街,建立「義方商行」為營業所,1934年自創瑞三礦業公司,承包三井在猴硐的礦場,採掘成績斐然。臺灣的煤蘊藏深而煤層薄,李氏承包時「本層」已開採盡,乃以破釜沈舟態度,再開採「下層」,雖成功,因煤質不佳夾藏雜質未能暢銷市場,特聘請日本技師千千和壽設計裝置新式煤選機,使銷路日暢。1939年再開發「最下層」,坑口至深處達九千二百尺,深入「最下層」開採,是臺灣煤業之創舉(蔡明通,1977)。日據時期全省煤產有七分之一出自該礦,除了瑞芳三坑外,另有武舟坑及士林瑞三炭礦。他向日商三井公司租下猴硐區礦場後於,因樹大招風一九四四年日本警察以李氏家族及礦工謀反為由逮捕五百多人,其中三百多人死於獄中,為瑞三礦業的一大劫難,稱為「五二七思想案件」,直至民國三十四年八月,二次大戰結束日本人無條件投降,始獲釋出獄(戴寶村,1987)。

日治時期的臺灣因屬殖民地,任何企業皆在日人嚴密的控管下。瑞三煤礦開採成績卓越時,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此期間,日本人嚴格控制臺灣人的思想,政治上屬威權的殖民統治,經濟上除礦業外其餘皆為傳統的農業社會。日商三井公司原判斷該礦煤源已枯竭,無繼續開採價值,故將該礦盤讓給李氏經營。李氏未能拉攏執政者,事業有成後受到妒嫉益甚,被以通諜罪予以判刑入獄,李氏之弟建炎,因不堪酷刑而死於獄中,正因遭逢如此之變故,使李氏發覺與執政者保持良好關係的重要性,更影響了後續猴硐的發展。

日治末期的猴硐因大量採礦,改變了原本的空間結構,當產煤的消息傳開後,許多佃農及各行各業的人攜家帶眷的來到猴硐這個新興的礦場,有別當時以家族宗親凝聚的部落,礦業重新聚集了一個新型態的聚落。但在日治時期這些礦工並沒有長住下來的打算,也就是心中的「家」還在原遷出的地方,當以生命積蓄了一些存款,總是會在回到原居地,人員流動較大[1],從當時猴硐多數房舍為簡陋的搭設及帳棚即可得知,這就是當時猴硐地區主要空間結構(林詩傑,1994)。

叁、戰後猴硐變侯硐的社會空間變化-從反抗日人的包商到戰後新興礦業資本家

   臺灣光復之後,李建興被釋放,罪犯搖身一變成了抗日英雄,李氏體會到產業與執政著關係的重要,其參加「臺灣光復致敬團」覲見蔣介石,返台之後成為首任官派瑞芳鎮鎮長,同時他買下猴硐所有的礦權和設備。戰後曾將此煤運往上海以解煤荒。「二二八」事件時,李氏身為瑞芳鎮長,挺身而出向群眾疾呼,使激動之民情得以緩和,國民政府看到李氏在地方的實力,為中央所器重,在國民政府撤退來台後,猴硐儼然成為政治與經濟結合的地區(程彩倫、陳婉芳,2001)。民國六十六年瑞三員工即達到1569人,民國五○年代到七○年代即為猴硐礦業的黃金時期,居民高達九百多戶,聚集約六千人,靠鐵路交通運煤,加上礦脈豐富和完善的採煤作業,瑞三成為全臺最大及品質最佳的煤礦場,民國六十五年,猴硐就締造出22萬噸的全臺最大產煤量,這就是猴硐的黃金時期。

   戰後的猴硐在政治與經濟串連後,經濟資本家轉變為瑞芳鎮長,猴硐成為旅人的新故鄉聚落(Clusters)儼然成型,石造、木造及磚造建物沿著基隆河及山坡大量的出現,與九份、大粗坑金礦開採時間比較下,猴硐煤礦開採晚了許久,故在九份及大粗坑金礦開採殆盡時,猴硐這是煤礦開採的全盛期,許多九份跟金瓜石的礦工陸續遷到猴硐,這群較晚的近距離移民,約聚集在粗坑口一帶定居,在此時猴硐的主要聚集型態已經成形。在當時猴硐就像一個家,許多鄰里間的糾紛也都由瑞三來協調,瑞三公司造就了猴硐的礦業王國。

   民國51年,政府認為「猴」字不雅,改為「侯硐」,後來地方文史尋根觀念興起,瑞芳鎮民代表會決議恢復為「猴硐」地名,迄今僅剩臺鐵仍不願更改站名(黃福其,2008)。雖然瑞三煤礦曾被評鑑為國內優良煤礦之一,但是由於採煤深度越挖越深礦業利潤逐漸薄弱,工資不斷上漲,礦產開採漸漸不敷成本,敵不過進口煤的威脅,加上鐵路電氣化及民國七十三年臺灣發生三大礦區災變,導致國家煤業政策改變,頒布了「礦工轉業輔導辦法」,規定民國八十年十一月之前,將礦權繳回礦務局者,可獲政府80﹪的資遣費,所以瑞三煤礦在民國七十九年宣布停產,在產煤時有福利社、員工宿舍等管理性建物,員工宿舍還依不同的身份而有所區分,如一般工人住在工寮,職員住平房,廠長級的住日式和房。外地來的礦工很多都住在工寮,工寮是「同礦公會」出資興建,而同礦公會的錢是從礦工薪資中抽一部份集資。而在瑞三公司收廠後,曾經說要把工寮的地收走,但是因為老闆在美國,無暇管理,所以現在就以便宜的價格,出租空屋給員工及家屬;而一些老舊的工寮現今還有老礦工及家屬住在裡面(謝水琴,2000) 。當地居民猶記1969年猴硐礦坑的災變,微薄的撫卹金卻是辛勞一生的代價,煞那間猴硐從繁華到沒落成為悲情的城市。

肆、礦業沒落-工業遺產再生論的實踐及地方宣傳的方法論

   早在1985年西班牙瑞格納達部長會議就將建築遺產納入了工業遺產,在當時臺灣對工業遺產保留的觀念較弱,近年來才開始注重其重要性。在猴硐,頹廢沉靜的礦產廢墟意象,就是猴硐重要的空間資產。在當地鄰里及居住過的人來說,猴硐的每個景物都代表過去辛勤的回憶,也是凝聚感情的空間,不同的人來到這裡有著不同的感受。臺灣的古蹟保存運動大約是在1970年代中期,由於經濟發展與工業化所伴生的都市化與現代化過程對傳統建成環境之破壞,造成了知識份子與都市裡的文化精英的抗議而開始的。古蹟保存運動形成了社會與政治壓力,推動了1982年文化資產保存法的通過,以及1984年文化資產保存法的實施(葉乃齊,1989),開始了許多以歷史建築物為主的古蹟保存活動。加上近年來部分閒置空間再利用來自國外「棕地」(Brownfields )之稱的被廢棄、閒置或未充分利用工業與商業的房舍廢棄土地失落空間(Lost Space)再利用的觀念。許多產業發展後的地景,也受到國外棕地再發展計畫成果的影響寄望著改造再利用,在臺灣最為著名的為一系列的歷史產業博物館的出現,給予民眾興建博物館即帶動經濟的保證,許多人看到金九黃金博物館的出現,使得鄰近以礦業為主的猴硐地區亦有興建猴硐煤礦博物館的念頭,政府亦急著規劃著將原本礦業遺產「轉型」改為商業價值,原本重要的精神場所運煤橋也在「專業團體」的規劃下欲搭上霓虹燈現代化光的演出,許多建物原本以自然的方式書寫的警語及標示,也將在洗石子改造後重新噴上電腦書寫的整齊標語,在這裡由於所有的產業遺產都屬於瑞三礦業所有,依地方人士透露瑞三礦業現在積極與當地居民協調或訴訟以期取得原有建物的合法權力,以利日後當地的經濟發展,當地居民與地方派系的拉鋸再起,原住居民是否能繼續自主規劃社區的未來至今仍是未知數。在臺灣經濟起飛的同時,猴硐雖因偏僻且無產業價值而無太大的經濟發展,弔詭而幸運的是,也許正因為處於如是的處境,讓猴硐在七○、八○年代全臺普遍為現代性摧殘的年代中,仍保留相當豐富屬於地方的魅力。現今猴硐沿途皆是樸實無華的礦工宿舍,歷史文化遺跡無論如何殘破不堪,必也保有其人文之美,荒廢的礦工宿舍,更直接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景況。如何維持猴硐的獨特性與跟上全球化浪潮的取捨中,以深度體驗旅遊抵抗經濟化帶來的地方破壞,為該區域以工業遺產再活化論述引入經濟活動前所需做好的工作,到目前為止猴硐人仍不斷地在努力尋找地方新的方向與定位。

地方的特性及發展有時與其宣傳方式及方法有關,在過去傳統的紀念方式均為一成不變的設立紀念碑,類似墓碑的紀念碑上面往往撰述著過去發生的事件,而碑文內容卻往往因時代及執政者之差異有著不同的撰述,往往失去紀念的意義。或者我們也常看到某些人作一些類似裝置藝術的造型物加於舊建物來紀念,人們仍須透過解說才能了解其中之意義。然而新的建築新歸新矣,但如若嶄斷了既有很濃厚的意義,豈不成為一處冰冷的空間環境,而這其實違背了空間設置的初衷。一個成功的空間再利用,結果常反而加速人民記憶的遺忘。在臺灣現今很多的做法常就是空間再利用改變原使用功能,改造結果常使原有建物意義的喪失,更將從前至今經過的記憶抹去。所以,如何完整展現一個建物於各時期代表的歷史意義比建築物本身更加重要。地方宣傳除了實質的建設、與地方脫節的活動、冷冰冰的手冊、宣傳單及紀念碑外,更需要部分的故事性,這樣的宣傳方法比任何活動的舉辦更加有效,利用現有網路資源塑造屬於猴硐的故事,讓來深遂旅行的人,更加深刻的了解地方。部落格行銷正屬於當前熱門的行銷方式,由於網際網路的普及以及技術發展的成熟,網際網路使用者已遍佈至各個年齡層,且由使用網路的工具與平臺已相當的友善與人性化,更使得建置個人網站或是創建個人部落格、網路相簿、網路影音分享等等已不是一項艱澀且昂貴的學問。部落格行銷已是一種成功的行銷方式,更可鼓勵部落格作者的參與而達到增加地方的能見度。目前已有許多部落格作者,會在文章中所宣傳自己喜愛的景點,由於具有圖文並茂的說明,以及作者親身經歷的現身說法,達到了生動活潑的內容。甚至不同的作者對於同樣的景物會觸發出不同之情感,產生不一樣的故事,吸引更廣泛的族群。因此,很快的就會獲得一般大眾的共鳴,進而旅遊業者也可感受到人們對於新景點的熱情而推出套裝行程。

正當Web 2.0 的精神越來越受到大家的喜愛,分享不再是一件吝嗇的事情,網際網路使用者開始將自己的網路書籤、社群網站內容、旅遊景點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座標資訊、行車路線、交通狀況、風俗名情、商店位置等等都與人分享,都可以減少旅遊障礙,進而增加遊客來訪活動的意願。若在景點導覽上採用結合GIS(地理資訊系統)與GPS或配合RFID (無線射頻識別)之行動式導覽系統,配合歷史圖像、影音及新聞事件的說明,地理相關位的介紹,更可以讓旅人瞭解這塊土地的歷史過往與意義。

動人的相片、資料及迷人的故事,強烈驅使網路使用者來到了猴硐,利用火車站給予旅人地方的神秘感,如果有一天在瑞三大橋上,能有一小段運煤車配合著火車時刻表火車進站的時間走動,並發出氣笛吐出白煙,加上運煤道路旁的芒草隨風飄逸,醞釀著橋與臺車、山與水的對話,這時坐火車的人們應該會有相當的感動。倘若這些礦坑及宿舍可部分的再利用,讓許多小學的小朋友來做一天或兩天的礦工體驗,將會看到一群可愛的小礦工在芒草飄逸的路上高唱著礦工的歌曲,也許慢慢的會有親子來參加,漸漸的大家都來了解猴硐產業文化之美,並帶一塊屬於自己的煤礦回家,小小的一塊煤渣,代表著深遂的意涵。

 

 

 

 

 

伍、結論與建議

猴硐地區原本為臺北邊陲的山區,甚至被彌猴所佔據,並非先有聚落才產生產業,是由礦業營造而成的新市鎮,卻也因礦業的凋零而造成地方的衰敗。在日本電影扶桑花女孩中,看到了礦區人民面對日漸凋零的礦業,自主自發的規劃社區的未來,描述1965年代即將沒落的日本東北常磐礦村,決定興建夏威夷度假村來振興經濟,招募當地礦工女兒們擔任度假村中表演的草裙舞女郎,還從東京重金禮聘舞蹈老師前來上課。儘管這項計畫遭到保守村民的反對,但在老師及女孩們的堅持下,最後終於成功地在寒冷北國創造出夏威夷奇蹟。在礦業盛產期猴硐人顯然並未察覺礦業即將衰敗,但現今的猴硐也並非一無所有,特有的空間本質造就猴硐變成大臺北地區山谷中的秘密基地,比起臺北城的現代與迅速,九份的擁擠與嘈雜,猴硐彎曲成拱的瑞山大橋並不亞於漁人碼頭的情人橋,頹敗的選煤廠代表著對過去的省思,在城市氾濫成災的基隆河,更顯的平靜溫馴而浪漫藍藍的天,潔白的雲朵,幽靜的環境,清澈的溪流,新鮮純凈的空氣,空間中充滿浪漫與流動的對話,彷彿置身在「金生金逝,煤完煤了」的地方享受著「金生金世,沒完沒了」的愛情。在當地鄰里及居住過的人來說,猴硐的每個景物都代表過去辛勤的回憶,也是凝聚感情的空間,不同的人來到這裡有著不同的感受,在猴硐品味過去採礦的那些日子裡的畫面都還是鮮活的,只是該用怎樣方式把那些時光重新組合呈現,讓人們重新站在猴硐橋上,再看一回瑞三王朝的日出和興衰卻是困難的。一般規劃方向都想把地方經濟化及商業化,與其要將猴硐像金九一樣的「被」商業化,使人們漸漸遺忘過去採礦的歷史,不如讓商業化融入猴硐地區,商業的發展並非是不好的事,主要是必須由地方民眾自主的維護與經營,麥當勞及統一超商來到了猴硐就配合地方做成礦坑的意像又有何不可呢?如任何建設都能以地域為主要考量,要吸引觀光客前來,在地人要先熱愛自己的家鄉,才能讓遊客感動,在此前提之下猴硐將有潛力成為最具特色的地區。

 

參考文獻

  1. 王乃文(1983),夏朝雜誌-臺北縣地方壟斷勢力的分析,第一卷第1期。
  2. 李建興(1968),治鑛五十年,中一印刷居股份有限公司。
  3. 李建興先生紀念集編輯委員會編(1982),李建興先生紀念集。
  4. 李玉芬(1989),臺灣北部山區的煤礦聚落及其居民的生活調適,師範大學地理所碩士論文。
  5. 吳念真(1997),臺灣念真情,城邦出版社。
  6. 仲摩照久(2002),北臺灣文史踏查,原民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7. 林詩傑(1994),侯硐之地方研究,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8. 柯一青(2008),21世紀之交臺灣的社造論述形構,華梵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9. 柯一青(2007),玩家經驗/北縣桃花源-猴硐質樸之美邂逅,今日新聞。
  10. 莊佩柔(2000),日治時期礦業發展與地方社會-以瑞芳地區為例(1895-1945),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
  11. 葉乃齊(1989),古蹟保存論述之形成―光復後臺灣古蹟保存運動 ,臺灣大學土 木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2. 曹麗玲(2005),從社會組織與空間認知看-聚落行為與場所精神的關係,2005華梵大學藝術設計學院設計與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
  13. 陳明通著(1995),派系政治與臺灣政治變遷,月旦出版社。
  14. 陳章桂、周章淋(1989),猴硐探源-臺北縣瑞芳鎮侯硐地區鄉土尋根探源,臺北縣瑞芳鎮侯硐國民小學。
  15. 陳慈玉(1997),北縣文化-日據時期的顏家與瑞芳礦業,第53期。
  16. 黃清連(1995),黑金與黃金,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17. 曾榮盛(1967),瑞芳煤礦工人家庭之調查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18. 程彩倫、陳婉芳(2001),給勞工看的台灣史(一),高雄市勞工局。
  19. 皓宇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2004),臺北縣瑞芳風景特定區侯硐煤礦博物園區-環境整備計劃委託規劃設計案規劃報告,臺北縣政府建設局。
  20. 瑞三鑛業股份有限公司(1974), 瑞三鑛業股份有限公司創立四十週年特刊。
  21. 瑞三鑛業股份有限公司(1984), 瑞三鑛業股份有限公司創立五十週年特刊。
  22. 義方居(李建興.李建川審定) (1974),義方李氏家乘, 中一印刷居股份有限公司。
  23. 臺灣礦業史編纂委員會編(1969),臺灣礦業史(下冊、續編),臺灣省礦業研究會/臺灣區煤礦業同業公會。
  24.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95),臺灣之煤礦。
  25. 盧建宏(1994),臺灣礦城經濟結構變遷之比較研究-以臺北縣瑞芳鎮與雙溪鄉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地學所碩士論文。 
  26. 戴寶村(張炎憲編,臺灣近代名人誌下)(1987),瑞芳礦業第一家-李建興。

 

 

 

 

 

 

 



[1] 2003作者訪談雙溪鄉名人俞金朋先生口述內容,在當時礦工工資約為建築工人的三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egr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