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檢視較大的地圖 

以工業產業遺跡的社區營造策略-金生金逝煤完煤了猴硐社區發展

柯一青Ko Yii-Ching  [1]

 

日治時期,因猴硐居民以採礦維生,不喜歡礦坑洞裡有水,而將猴洞改名「猴硐」,而猴硐煤礦一開始則為日人所經營開採。1934年李建興自創瑞三礦業公司,承包猴硐的礦場。1944年日本警察以李氏家族及礦工謀反為由逮捕五百多人,直至二次大戰結束日本人無條件投降,始獲釋出獄。正因遭逢如此之變故,使李氏發覺與執政者保持良好關係的重要性,更影響了後續猴硐的發展。日治末期的猴硐因大量採礦,改變了原本的空間結構,當產煤的消息傳開後,許多佃農及各行各業的人攜家帶眷的來到猴硐這個新興的礦場,有別當時以家族宗親凝聚的部落,礦業重新聚集了一個新型態的聚落。但在日治時期這些礦工並沒有長住下來的打算,也就是心中的「家」還在原遷出的地方,當以生命積蓄了一些存款,總是會在回到原居地[2],從當時猴硐多數房舍為簡陋的搭設及帳棚即可得知,這就是當時猴硐地區主要空間結構。

   臺灣光復之後,李氏搖身一變成了抗日英雄,其參加「臺灣光復致敬團」覲見蔣介石,返台之後成為首任官派瑞芳鎮鎮長,同時他買下猴硐所有的礦權和設備,猴硐儼然成為政治與經濟結合的地區。戰後的猴硐在政治與經濟串連後,經濟資本家轉變為瑞芳鎮長,猴硐成為旅人的新故鄉聚落(Clusters)儼然成型,石造、木造及磚造建物沿著基隆河及山坡大量的出現,與九份、大粗坑金礦開採時間比較下,猴硐煤礦開採晚了許久,故在九份及大粗坑金礦開採殆盡時,猴硐正是煤礦開採的全盛期,許多九份跟金瓜石的礦工陸續遷到猴硐,這群較晚的近距離移民,約聚集在粗坑口一帶定居,在此時猴硐的主要聚集型態已經成形。在當時猴硐就像一個家,許多鄰里間的糾紛也都由瑞三來協調,瑞三公司造就了猴硐的礦業王國。

   美景不長,由於採煤深度越挖越深礦業利潤逐漸薄弱,礦產開採漸漸不敷成本,加上鐵路電氣化及民國73年臺灣發生三大礦區災變,導致國家煤業政策改變,所以瑞三煤礦在民國79年宣布停產,在產煤時外地來的礦工很多都住在工寮,工寮是「同礦公會」出資興建,而同礦公會的錢是從礦工薪資中抽一部份集資,也就因此奇妙的保存了特殊的礦業社區得以不立即被瓦解。

近年來「棕地」(Brownfields )之稱的廢棄、閒置或未充分利用工業與商業的房舍廢棄土地失落空間(Lost Space)檢討再利用觀念興起。許多產業發展後的地景,也受到棕地再發展計畫成果的影響寄望著改造再利用。此時在臺灣逐漸開始興建一系列的產業博物館,漸給予社區民眾興建博物館即帶動經濟的觀念,使得地方政府有意興建猴硐煤礦博物館的念頭,急著規劃著將原本礦業遺產「轉型」改為商業價值,原本重要的精神場所運煤橋也在「專業團體」的規劃下本欲搭上霓虹燈現代化光的演出。但在地方社區居民的不斷努力下所有的規劃漸漸改以保留現況為基本依據,原住居民得繼續自主規劃社區的未來,此時社區自主規劃的力量展現無疑如何維持猴硐的獨特性與跟上全球化浪潮的取捨中,以深度體驗旅遊抵抗經濟化帶來的地方破壞,為該區域以工業遺產再活化論述引入經濟活動前所需做好的工作,到目前為止猴硐人仍不斷地在努力尋找地方新的方向與定位。

事實上,如何完整展現一個建物於各時期代表的歷史意義比建築物本身更加重要。所以地方宣傳除了實質的建設、與地方的活動、導覽手冊、宣傳單及紀念碑外,更需要部分的故事性,這樣的宣傳方法比任何活動的舉辦更加有效,利用現有網路資源塑造屬於猴硐的故事,讓來深遂旅行的人,更加深刻的了解地方。也許宣傳方式可透過網站資料上傳猴硐的相片、資料及迷人的故事,強烈驅使讀者來到了猴硐,現礦區對面的貓村也因有著故事性與張力,吸引遊客前來。

在日本電影扶桑花女孩中,礦區人民面對日漸凋零的礦業,自主自發的規劃社區的未來,決定興建夏威夷度假村來振興經濟,招募當地礦工女兒們擔任度假村中表演的草裙舞女郎,最後終於成功地在寒冷北國創造出夏威夷奇蹟。猴硐人顯然並未察覺礦業即將衰敗,但現今的猴硐也並非一無所有,特有的空間本質造就猴硐變成大臺北秘密桃花源的潛力,比起臺北城的現代與迅速,九份的擁擠與嘈雜,猴硐以故事宣傳塑造浪漫的貓村,彎曲成拱的瑞山大橋就似牛郎織女相會的情人橋,巨石象徵堅定穩固的誓言,溪流代表纏綿浪漫的愛情,空間中充滿浪漫、流動與堅定的對話,在「金生金逝,煤完煤了」的地方享受著「金生金世,沒完沒了」的愛情。在當地鄰里及居住過的人來說,猴硐的每個景物都代表過去辛勤的回憶,也是凝聚感情的空間,不同的人來到這裡有著不同的感受,這些在在都代表著猴硐的新定位。一般社區規劃方向都想把地方經濟化及商業化來保持社區的存在,猴硐不像一般商圈的「被」商業化,而是讓商業化融入猴硐社區,商業的發展並非是不好的事,主要是必須由地方民眾自主的維護與永續經營,商店來到了猴硐就配合地方做成礦坑的意像或者貓村的元素,如任何建設時當地社區都是最大的自主主導者,每個社區都將有潛力成為最具特色的社區。

 

 

 

 

 

 

[1]中華民國城鄕風貌協會兼任講師、華梵大學建築學系碩士

 

arrow
arrow

    kegr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