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一青

摘要

臺灣並存多元的文化,包括漢文化、原住民文化、客家文化及其他外來文化。臺灣過去因政治因素的引導,常以特定文化為主流文化用來創造民族優越感(ethnocentrism),導致在主流文化衝擊下,其他弱勢族群(Underprivileged Groups)的文化就會造成各方面的破壞。多元文化(multiculture)的出現,它能創造出美好社會,也可能破壞美好社會,如何在多個文化中找到立足點和平共存,並享用彼此的文化饗宴,其實在臺灣是有跡可循的。文化(culture),是人類與自然所創造出來的,它代表人與自然和平共處的基石。社會尊重多元文化,不要有特定文化優越感,也沒有任何文化必須在政治因素下消失,才能創造出和諧、繁榮且健全的社會體系(social system)。本文擬以屏東萬巒萬金社區為例,探討多元文化融合的過程,並給予建議。

關鍵詞:民族優越感、弱勢族群、多元文化、文化、社會體系

 

一、臺灣多元文化型態及影響概述

文化是(culture)指生物在其發展過程中逐步積累起來的跟自身生活相關的知識或經驗,是其適應自然或周圍環境的體現,是其認識自身與其它生物的體現。不同的人對「文化」有不同的定義,一個意義是「通過學習人類思想與行為的精華來達到完美」(Arnold, Matthew;1882)。多元文化即為一個社會並存了許多的文化,彼此互相影響牽引著。而一般所說的多元文化主義(multiculturalism)是指民族社會用以管理文化多元性的公共政策(Public policy),採取官方手段在一個國家內部強制推行不同文化之間的相互尊重和寬容。多元文化政策強調不同的文化各有其獨特性,事關接納其他民族時尤其重要。這個詞最早在1957年用來描述瑞士的政策,在1960年代末期被加拿大接納,並且擴散到其他英語國家(Craig Calhoun/Donald Light/ Suzanne Keller;2004)。多元文化主義者以「沙拉腕」以及「馬賽克」作為其比喻,來說明社會中的人群組成方式:一個國家或社會由各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所組成,這些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並不需要「熔」成同一種顏色與味道,而是透過不同、多元的文化展現,共同來豐富一個國家或社會。透過增加對不同民族、族裔的文化傳統的理解,來促使人們尊重不同文化的傳統等,並進一步消除對其他民族、族裔文化的誤解,以克服、消彌因彼此間互不理解而產生的激烈文化衝突,甚至減少對其他文化、種族的偏見,培養對於群體差別欣賞的態度。而如此的理想狀態則需透過適切的社會學習來推進,以使各個族群、團體之間能相互容忍,了解不同的問話各自具有其獨特性,進而尊重、欣賞彼此之間的異同(王振寰;瞿海源)。目前全球屬於多元文化的國家如美國,即有來自世界五大洲的文化共同在美國聚集生活。中國大陸則以漢文化為主,其餘為輔的多元文化,計有大族有漢、滿、蒙、回、藏、苗、瑤,小族有白、黎、哈尼族等。臺灣則包含原住民文化,四百年前有來自歐洲的文化(荷蘭及西班牙)、漢族的文化。其後又有來自英國的貿易文化、客家文化、外省文化、日本文化及新住民文化等,以下概述臺灣主要的文化內涵。

1.1原住民文化

一般論述認為臺灣可能是南島(Austronesia)語族發源地之一[1]。當時居住在平原的平埔族對亞太地區南島語族發展上,可能曾經扮演過重要角色,而臺灣的高山族則較少與海外往來。所以從考古學、文化人類學及語言學的研究,可推測臺灣原住民至少在6000年前就十分活躍,並向外擴散遷徙。南島語族目前遍佈整個印度洋及太平洋,西起馬達加斯加島東至復活島,總人口約25千萬,臺灣僅約40餘萬人,從前與菲律賓群島的原住民來往較頻繁,由兩地語言字可以看出當時文化的關係。

臺灣平埔族漢化程度很深,傳統習俗逐漸流失,在外貌、生活及語言上越來越不易與漢人分辨,甚至有許多平埔後裔都已不知自己身份。目前僅剩高山族保留其原有之文化特色,其中的阿美、雅美、卑南、泰雅、賽夏、布農、鄒、排灣、魯凱、達悟及塞德克等文化特徵仍然十分明顯,其語言、物質文化、社會組織及祭典儀式等各方面都表現出多樣性。其信仰方面普遍存在著「祖靈」(tsautsau)信仰,相信當族人軀殼死亡的同時,靈魂可以永遠地存在。「圖騰」方面,有以樹、箭竹,蛇、山貓、山羊、高山、大石、硫磺口及火山口等為崇拜對象,作為部族或氏族血統識別的標幟(徐志蓮;2006),而許多部落的祭典,對於原住民來說是件大事,無論在臺灣何地工作都會設法回去參與盛典,屬於部落自主性的活動。

1.2漢文化(閩南文化)

在臺灣所稱的漢族則大多數是福建、廣東兩省的移民。其中,福建以漳州、泉州兩地移民約占80%。因此閩南語為臺灣民間的主要方言,閩南文化又稱為「河洛文化」[2]、「福佬文化」。清代,福建人民外移或去海外求生的人很多,其中又以漳洲的漳埔縣和泉州的同安縣,這兩個縣的移民最具故鄉意識,出外求生得到發展之後,往往會衣錦還鄉建設郷里,而漳洲漳埔縣又在泉州同安縣之上,金埔、銀同之名遂不脛而走,成為福建人民津津樂道,同時也是希望自己鄉親能夠學習的榜樣,而這兩縣的居民也都引以為傲,移民東南亞或臺灣之後,也都習慣以「金埔」或「銀同」稱家鄉祖籍,就連死後墓碑上的祖籍也都以金、銀自稱。清代漢人到臺灣後,往往是同鄉群居在同一村莊,並建廟供奉共同信仰的神明,作為守護神廟,甚至神明也是從原居地一同渡海而來。移民透過廟宇的祭祀活動,彼此結合成祭祀組織,廟宇自然就成為移民社會的信仰及活動中心。不同祖籍的移民,供奉不同的神明,如漳州移民供奉開漳聖王,泉州移民供奉保生大帝及觀音或媽祖等。大多數的漢人初到臺灣時,雖然祭拜的對象是故鄉的祖先,然而經過了好幾代以後,則逐漸改為祭拜最早來臺拓墾的第一代祖先(廖宜方;2004)

1.3漢文化(客家文化)

一般而言,客家(Hakka)人原居中國北方(山西、河南、湖北),後因五胡亂華、宋朝南徙等歷代因素造成北人南遷,南方居民稱他們為客,於是就有了客家一詞出現。臺灣客家人主要來自中國廣東潮州和梅縣,目前分布於桃、竹、苗地區,或者高雄、屏東、美濃等地。一九八O 年代開始,臺灣因為民間社會力量的崛起,推動本土意識的風潮湧現,客家研究也在這樣的趨勢下逐漸被學界與實務界所重視,近來坊間與學術機構與研討會皆可見到許多與客家研究相關的叢書或文獻資料,皆以關懷在地文化與自己家鄉為主。其中有四分之三都是在1988 年「還我母語」運動[3]以後出版的,而從1991 年至今,臺灣每年出版的各種客家研究出版品都不斷成長,1997年更超過200 本的新書,成長幅度驚人(王甫昌,2003142-145)。

客家山歌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與鮮明的地方色彩,在體裁上,分為傳統山歌、道情、敘事與新的山歌,臺灣的客家山歌歌詞,一般為七字一句、四字一句。從歌的種類來看,大致分為過山調(歷史悠久)、山歌仔(即興創作)、平板調三種。客家人的祖先崇拜,是奉祀在公廳或宗祠。客家族群祭拜的神祇以義民爺、三山國王為代表,臺灣各地只要有客家人開墾的地方,就會有三山國王廟(洪德仁 ,2005)。

1.4外省文化

其實為漢文化的一系,在臺灣的省籍上多有『本省』和『外省』之分,而事實上『本省』指的是,在國民政府遷臺前就已移民到臺灣的漢人及其後代子孫,這些人的祖先多來自中國大陸沿海省份,特別是福建和廣東。『外省』指的1949 年後,因國共內戰失敗而隨國民政府遷臺的大陸人。其最早遷臺時間為民國38年遷臺的外省人為主,其因不會說閩南語,與閩南人有隔閡,又因當時的228事件,導致本省與外省族群的對立。當時政府對隨國民政府來臺的國軍部隊與其眷屬,而建造簡單的房子供其住,後來漸形成眷村文化。,其所帶來的大陸各地文化及後續推動的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將大中華文化推到最高點。

1.5其他文化

日治時期皇民化運動在臺灣始於1936年底,終於日本戰敗投降,歷時八年。此運動是日本帝國戰爭動員的一環,配合戰爭的需要,將臺灣人改造為真正的日本人,成為「天皇陛下赤子」,可視為將文官總督時代的同化政策再加以強化。總督府廢止報紙的漢文欄,推行使用日語,禁止使用方言,撤廢寺廟偶像,強制神社參拜,禁止臺灣風俗習慣儀式等等,這些政策破壞了臺灣的傳統文化,企圖對臺灣人進行精神改造。其主要項目有:國語運動.改姓名.宗教社會風俗改革.志願兵制度在文化上,則施行同化懷柔的策略,對臺灣人教授日語,並實行日本人、漢人和原住民三種不同的教育體系(蔡錦堂,2006)。但實質上來說,除日治時期所遺留下來的建築物外,臺灣並無特別屬於日本的族群與文化。而更早之前荷蘭及西班牙除留下當時的建築外,並未有過多文化在臺發展,部分傳教士至臺灣教導原住民使用拉丁文,讓原住民開始使用文字。嚴格來說,19541979年美軍駐防臺灣並提供援助,美式思潮與文化產品大量輸入臺灣,美國流行文化也算是臺灣的次文化(陳瀅巧,2006)。另一方面目前臺灣新住民人數遽增,許多外籍配偶帶來其傳統不同於臺灣的文化特色,近年來以越南及大陸配偶為大多數。如何與臺灣既有文化包容或融合,有待社會大眾多元文化素養的提升與在教育。

二、多元文化可能造成的現象

多元文化政策仍有可能會造成其他現象,如多元文化中的大群體文化仍可能因為經濟或其他因素衝擊其他的次文化,甚至是使其文化消失殆盡。另多元文化可能會衝擊其他文化的價值觀。例如回教文化與西方基督教文化,涉及宗教的問題融合就是具有困難度的部分,常因教義不同而衍生了價值觀不同的問題。對多元文化主義最強烈的批評來自艾茵·蘭德[4]Ayn Rand),她的哲學把多元文化主義和單一文化主義都看作是文化決定論(Cultural Determinism[5]集體主義collectivism[6]。蘭德從哲學上否定集體主義,根據是此理論破壞自由意志(free will)。根據她提出的哲學觀點,人的頭腦剛出生是空白體。確實,人的頭腦中在剛出生時並沒有文化概念,文化是社會對其成員輸灌的條件反射。多元文化主義的特點是,把某個身分的主張,從舉國一致的身分中分割出來,允許少數民族文化的個人擁有比普通社會成員更多的選擇自由。另一來自右翼的批評,根據斯堪的納維亞國家[7]加拿大的經驗教訓,認為多元文化主義是對於人性的看法過於簡單和樂觀的托邦utopia[8]意識形態,因此具有與共產主義communism)、無政府主義anarchism[9]和各類自由主義相同的弱點。多元文化主義只能在西方社會的都市裡存在,在其餘的地方則無法生存。某些多元文化主義的變形會造成文化團體之間權力和影響力的不均,因此或改變更大社會內的價值系統。對多元文化政策的實用主義(pragmatism)批評包括:在加拿大、澳洲、紐西蘭和美國,老移民族群不能根據祖先的來源國而自稱為英國人、法國人或斯堪的納維亞人,而新移民群體卻可以有多重民族身份。根據這個解讀,在澳洲、加拿大和美國的少數民族對國家的效忠常受到猜疑,例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日裔美國人。一些多元文化研究表明,在北美國家出生的少數民族或小型宗教團體成員更傾向於跨種族通婚,並且更熱衷於參與所在國家的事務。他們擁有自己的文化身份,但是並不參與祖先國家的政治。對於社會價值觀的選擇存在掙扎心理的主要是歐洲國家,特別是歷史上有單一文化傳統的地區,少數民族在哪裡會感覺到自身在政治和社會中被邊緣化,但是這是在任何社會中都會出現的現象。

但不論是何種文化,它們都應該存在於人類的社會中,它們是神聖的,不可以遭到任何優越文化的破壞。尊重其他的文化,發現他們文化的「美」。這樣才能維持多元文化的共存性,並邁向和諧的社會。如美國,雖然在19世紀時歧視黑人,但自從林肯總統 提倡了釋放黑奴後,使得美國邁向一個多元文化的社會。其後對於美國的影響,使之越來越強大,越來越繁榮。所以多元文化的發展不見得只是透過不同、多元的文化展現,用來共同來豐富一個國家或社會,也許也可做適度的融合,使其成為一種新的文化特色。

三、屏東萬巒萬金社區的發展概述

萬金社區至201210月之相關資料人口約有6902439人,男性人數約為1317人女性人數約為1122人,社區居民以潘姓為主,仍屬傳統宗親為主的社區。村莊共分為六個小區塊,分別是樣仔厝、田仔厝、紅土庄、後壁埔、頂寮尾、大庄。社區的居民主要信仰以天主教為主,信仰人數約占社區總人口數的十分之七,另外佛、道教信仰人數約占社區總人口數的十分之二,社區內主要以聖母聖殿為主要建築,成為村內特殊景觀,每年全臺灣配合萬金聖殿相關文化節慶活動(Festival),進入社區參訪及朝拜人數約有4050萬人次,特別於聖誕季營聖母儀式期間,單日進入社區人數可達十萬人左右、是全臺天主教教眾之首要集散地及信仰中心。在屏東萬巒萬金社區裡有座西班牙傳統古堡建築式樣的萬金教堂,萬金教堂是全臺灣最具歷史的天主教堂,最早稱為「無染原罪聖母」大堂1984年,萬金教堂獲梵蒂岡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敕封為「宗座聖殿」,大堂晉格為聖母殿,聖母殿在天主教裡有著崇高的地位。萬金教堂是於1863年由西班牙道明會會士郭德剛神父所策劃興建,教堂內放置三座由菲律賓運來的聖像,此種宗教的傳入本就屬於外來的文化。兩年後,南部發生大地震,聖堂內牆壁倒塌大半,也曾再日治時期為日本政府所使用,後經多次修復才變成現在的面貌。經過一段時間的謀合,教堂就在時間的洗禮下與地方漸漸的開始融合。1874年清朝大臣沈葆禎巡視臺灣南部開山工程,目睹萬金教堂的神父中國化,教友和樂團結且與地方民眾生活融合,奏請同治皇帝[10]親賜「奉旨」照準聖石,1876鑲在建築物上,認同傳教的行為,自此清朝官兵路過必下馬行禮,這也是當時一個十分特殊的現象。目前萬金教堂現已被認定為三級古蹟。 其他廟宇有三鳳宮、西方道堂及妙禪寺等,其中以西方道堂規模最大,這些廟宇及聖殿亦是居民最常利用進行休憩活動的公共場地。社區內之產業,目前仍以一級產業(農、牧業)為主,農產品主要以鳳梨、香蕉、檳榔、木瓜及小黃瓜等之生產為大宗。一直以來都是個傳統的農業社區。

四、以社區為基地的多元文化的融合

以此基地為研究主要是探討外來文化與在地文化的融合狀況。萬金社區裡面最重要的資產其實就是萬金教堂,也就是說萬金社區的信仰中心就是這個教堂。其實就如看到其他社區內有宗教建築物,但是不同的是在這個社區明顯的看到外來的宗教融入當地文化的精神,萬金聖母聖殿的重頭戲在每年12月的主保大典,聖母聖像會跟一般道教的神明一樣,出巡遶境當地萬巒鄉萬金村及赤山村等地區,象徵保佑著這裡的子民,而赤山村民是很早漢化的平埔族人(即西拉雅支系馬卡道族),這個社區確實經過族群的融合而成。聖母像出巡盛大遶境活動與媽祖繞境類似,有著十字花車、聖樂隊及聖禮花轎引導教友及參與民眾遊行並傳播福音,聖母瑪利亞像及聖體也隨遊行隊伍出巡,所謂聖體即為耶穌本人背負十字架的神像,聖體遊行時兩側教友都跪地迎接並朝拜唱聖歌,整個儀式十分的慎重。聖體遊行結束後,教友及參與民眾再度回到聖母聖殿進行聖體降福儀式,儀式結束後主保慶典的整個活動就告一段落。另外在每年聖誕節將屆期間在萬金教堂還有報佳音、望彌撒、點燈造景及煙火釋放等系列活動,參與活動展售的攤位與藝文表演也充滿了社區在地的特色。在聖誕節時萬金的街道都是燈海此時品嘗來自吾拉魯滋部落的泰武咖啡香,體驗另一種充滿社區宗教氛圍的耶誕氣息。

萬金社區村內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居民都是虔誠的天主教徒,因此當地歷史文化與在地文化都看的見東方西方文化融合的現象,使得聖誕季成為在地的宗教活動及重要文化特色(2013,歐陽婉甄)有別於臺灣其他地區的狀況,這個社區融合平埔族、客家人及閩南人的社區,有著包容的態度,創造出獨特的臺灣特色。由牆繪製的聖母出巡圖,可以看到聖母神轎、主教、神父,跟隨的民眾及穿著平埔族傳統服式的打棍隊,這些都象徵著萬金社區多元族群的在地文化。這是萬金社區自力營造的成果,也充分展現社區營造(community development)的精神。

宗教的力量實際上是一種精神的療癒,而社區營造唯有地方自主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社區營造為公民社會發展的策略,不能被誤導到視社區為靜態被動的客體,被政府或專業團體所塑造。專業者如果無法做到「與地區居民共同規劃」(with people)提升到「由地區居民自己來規劃」(by people),整個社區營造的成果就會偏向空洞,唯有凝聚社區共識才能充分展現出在地的特色與精神。當地動員社區居民,完成7幅講述天主教信仰故事的巨型壁畫,與一幅瓷磚馬賽克拼貼牆,要讓遊客更認識萬金的信仰,也希望大家在萬金村停留。而萬金教堂目前已經是每年南臺灣的聖母朝聖地,來訪者並可體驗萬金社區呈現出的社區營造的精神。

五、結論與建議

文化是人類活動的累積,每個種族都有其文化論點及特殊活動,隨著全球化的浪潮,文化間的衝擊是無可避免的,不論是臺灣,甚至世界各國,都已開始注重文化的發展與教育。目前各國常常會以單一民族的思考方式來制定整體社會制度,獨尊主流文化,形成文化霸權,忽視甚至打壓族群間個別的特色、語言和習俗。臺灣社會普遍存在我族為中心的「文化霸權主義」(翁福元,2006),若以各族群文化各自發發展下,將難以改變文化霸權的思維。本文從萬金社區的案例來看,多元文化非但是可以個別發展,其實也有融合的可能性。臺灣在過去,難以避免因政治因素塑造出日本文化,後因國民政府遷臺後強調的中華文化,總是難以避免打壓其他族群的文化發展的現象。但後續因政治解嚴社會觀念的轉變,各族群文化觀念興起,但也出現各種文化的各自發展的情況,然而也並不必要強調各族群不應融合,而是順其自然的看其發展。在某種方面多元文化是有相互尊重融合的可能性,而成為另一種文化特色。然而要發展多元文化的觀念,文化教育也成為重要課題,如何讓所有文化在社會中可獲得應有的尊重與權利,有賴多元文化教育的落實。透過多元文化課程,讓所有學生接觸並認識不同文化的內涵,除可了解自己家鄉及族群的文化之外,並能走出自身文化的侷限外。文化是一種學習的過程,真正的多元,是建立在彼此的了解與尊重,必須整個社會層次的提升,營造對多種文化的友善,真正成為多元、包容和尊重的進步社會。進一步自然的藉由融合成為新的文化,都有賴學校在課程及教學上的努力。因此教育必須負起統整文化和尊重多元的責任,讓學生除能重視及發揮自身擁有的文化資產,並能欣賞與學習其他族群的文化資產,進而希望能達成文化融合與創新。

多元文化教育是讓所有的學生,不論其性別、年齡、社會階級、種族或文化特質,都擁有平等的受教權,文化不分尊卑好壞,讓每個族群都能把自身不同的觀點和想法與他人分享,並學習尊重其他族群的文化特色,讓文化變得更寬廣。綜合學者的看法,將多元文化教育從下列五個層面來解釋(黃政傑,1995;楊傳蓮,2000;潘榮吉,2006Banks 1989; Bennett1990):

  1. 多元文化教育是一種運動,藉由改變學校的環境,達成教育機會均等,讓不同族群團體的學生都能公平地接受教育。
  2. 多元文化教育是一種課程設計途徑,將多種族及全球化的觀點統合於傳統課程中,使各族群的學生,均能了解不同族群和國家之間的文化差異、歷史和貢獻。
  3. 多元文化教育是一種過程,重點在發展個人的文化多樣性,進而能將知識發展成為具體信念、知覺和行動,並能接納和欣賞不同文化,在任何文化之間達到良好的溝通。
  4. 多元文化教育是一種承諾,期望能透過適切的態度、理解和發展社會行動技巧,來對抗種族和其他文化歧視的不公平態度。
  5. 多元文化教育是一個持續不斷的教育改革,因為要達成教育機會均等及消除歧視與偏見,必須要不斷地努力帶動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的改革,才可能實現的。

總之,傳統的廟會活動在從前原本就是社區人心凝聚的所在,也是凝聚人心的最佳策略與方法,社區的居民即便是無瑕也要撥空參與或參加。善用如此重要的元素將社區的人與文化凝聚起來,讓社區生活中有重心,使社區每年都有屬於自己的文化活動,比起政府委託公關公司所辦理的文化活動,這樣的社區營造則更具有意義。然而以文化活動方式來凝聚社區的參與,才是真正的「參與」式社區設計。而多元文化教育使每個人有機會接觸國家和世界中的文化多元現象,支持和維護不同的文化,使之得以保存和延續,甚至於轉型成新的文化意義,多元文化教育對現今臺灣社會有極大的意義,我們必須要先從了解多元文化教育的意義開始,進而能放棄我族中心的文化霸權。

 

六、參考文獻

  1. 王振寰、瞿海源主編,2009,社會學與臺灣社會,巨流出版社,臺北市,363-398
  2. 王甫昌,2003,當代臺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學群出版,臺北市,頁63
  3. 洪德仁,2005,客家社區營造的資源,中華民國客家委員會網站: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CuItem=5548線上檢索日期:2014110日。
  4. 吳祥輝,2006,芬蘭驚艷:全球成長競爭力第一名的故事,遠流,臺北市,25-104
  5. 徐志蓮,2006,臺灣的人文環境,平興國中網站: http://fedora.psjh.tyc.edu.tw/social/course2.html線上檢索日期:2014110日。
  6. 翁福元,2006,外籍配偶子女教育的迷思與省思,研究資訊雙月刊,第23(5),頁29-40
  7. 黃政傑,1995,多元社會課程取向,師大書苑,臺北市,頁81-96
  8. 楊傳蓮,2000,國小教師的多元文化教育素養指標初步建構之研究,花蓮師院學報,花蓮市,第11,頁143-170
  9. 蔡錦堂,2006,戰爭體制下的臺灣,日創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臺北市,頁11-187
  10. 溫明麗,2007,我國外籍配偶子女現況分析與問題解決,新住民及其子女教育與輔導政策學術研討會,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頁13-33
  11. 歐陽婉甄,2013,節慶活動旅遊意象之研究-以屏東萬金聖誕季為例,嶺東科技大學觀光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臺中市,頁1-95
  12. 潘榮吉,2006,點一盞燈:從提升新住民子女教育談起,臺北市終身學習網通訊季刊,第33,頁2-5
  13. 蕭富元,2008,芬蘭教育,世界第一的祕密,天下雜誌,臺北市,頁154-161
  14. 廖宜方,2004,圖解臺灣史,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臺北市,頁126-226
  15. 陳瑩巧,2006,圖解文化研究,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臺北市,頁12-26
  16. Arnold, Matthew. Culture and Anarchy. New York: Macmillan. Third edition, 1882
  17. Craig Calhoun/Donald Light/ Suzanne Keller2004,林瑞穗編譯,社會學概論,格羅希爾,臺北市。

 

 

 

 

 

 

 

 

 

 

 

 

 

 

 

 

 

 

 

 

 

 

[1]Peter Bellwood1991年在《科學人》(Scientific American)雜誌上,關於這個問題的論文發表以後,「南島語的發源地在臺灣」這一個陳述,就幾乎已經是多數學者的共識

[2]古稱河洛地區。,即黃河;,即今黃河中段南面之支流洛水。

[3]還我客家話運動,又稱還我母語運動,希望讓臺灣客家話可以在公開媒體中使用,於19881228日於臺北市舉行大規模示威遊行。

[4]艾茵·蘭德Ayn Rand),原名「阿麗薩·濟諾維耶芙娜·羅森鮑姆」俄裔美國哲學家小說家

[5]文化決定論(Cultural Determinism)一種認為個體完全由他所屬文化來決定的觀點。

[6]集體主義是指一切從集體出發,把集體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上,在二者發生衝 突時,堅持集體利益高於個人利益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

[7]在地理上是指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包括挪威瑞典,文化與政治上則包含丹麥

[8]名字由托馬斯·摩爾的《烏托邦》一書中所寫的完全理想的共和國「烏托邦」而來。

[9]又譯作安那其主義,是一系列政治哲學思想。其目的在於提升個人自由及廢除政府當局與所有的政府管理機構

[10]同治帝,愛新覺羅氏,諱載淳,是清朝入關以來的第8位皇帝,1861年至1875年在位,年號「同治」。

arrow
arrow

    kegr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